寒门之士[科举]_第18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86节 (第2/3页)

原先不在意,因为行改革之事时,他已做好了被百官及天子厌弃的准备,然而改革推进的速度却比他想象中快许多。

    ??既然心愿达成,张居正就不得不顾虑身后了。

    ??柳贺听得张居正提醒,不由道:“恩师,那时弟子对恩师之所为还有不解,今日已经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??“你口口声声说不解,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你倒是替我出了不少主意。”张居正笑道,“只是你那时不愿与我同流合污罢了。”

    ??“弟子……”

    ??“朝堂多凶险,泽远,日后你须得好自为之。”

    ??柳贺道:“莫非是《育言报》之事令恩师萌生退意?”

    ??张居正并未作答。

    ??事实上,去岁柳贺主动归乡,张居正已想过放权一事,那是朝中舆论给张居正的压力也十分大,但他其实并不希望柳贺离朝。

    ??这一年间,他也思索了许多。

    ??以往他没有可信重之人,纵然申时行为考成法及一条鞭法出了力,但申时行为人过于谨慎。

    ??谨慎并非坏事,可到了生死关头,以他的性子,必然是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发声的。

    ??柳贺在扬州知府任上对付盐商,到了京城,削藩之事他敢于接下,面对太后,他也毫无畏色。

    ??这便足以证明,他是可托付之人。

    ??那么,有柳贺在朝中,张居正便不必担心一条鞭法与考成法无法延续,纵使天子执意要将这两法废除,柳贺也必然会从中斡旋。

    ??此时不放权,又待何时?

    ??杨廷和迎立世宗有功,却仍因大礼议一事被踢出朝堂,夏言人头落地,严嵩一手遮天,任首辅不过十五年罢了。

    ??他任了九年首辅,自觉已竭尽所能。

    ??天下焉有百年之首辅?

    ??君臣相得或许难为,但也不必生怨。

    ??第241章 上疏

    ??《育言报》这事一过,柳贺依然安安静静当他的大宗伯,经此一事,礼部众官员对他倒是十分信服,毕竟他敢为了礼部的事找上天子。

    ??沈和是冯保心腹,一般官员根本不敢得罪,柳贺平日是温和知礼的书生,大怒之下却能将沈和一把抓住。

    ??观其行而知其人,柳贺平日都是能让则让,可一旦遇上要事,即便得罪了首辅、天子甚至太后,柳贺也往往能主动站出来。

    ??这样的上官总是令人敬佩的。

    ??当然,柳贺行事并不蛮干,而是依势而行,如今李太后已摆出了一副不过问朝政的架势,不得不说,其中必有柳贺的功劳在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柳贺回京这几月中,除了李太后命人查封《育言报》外,一切风平浪静。

    ??作为礼部主官,部务有余有丁、何洛文两位侍郎分担,柳贺平日所为便是申明礼制,在礼部与内阁之间充当沟通桥梁,另外,他也在关注倭国、朝鲜二国的动向,此事知悉者甚少,柳贺回京后,便由他亲自过问。

    ??万历八年本该是风平浪静的一年。

    ??——如果在十二月时,太子太师、吏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未上疏的话。

    ??到十二月时,京中各衙门忙碌得可谓热火朝天,年前的事必须先处理完,再给在京官员发了俸禄节礼等,到这个时候,各衙门之间待遇的差距也就显露出来了。

    ??六部之中,户部与吏部一贯是不缺银的,前者借清丈田亩与一条鞭法之便,收归国库的银钱比前些年多了数成,仅田亩一项,弘治时是三百万顷,万历六年的数字是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。

    ??户部年底就不必忧心了,军饷够发,赈济灾民的银子也充足,在京各衙门的官员也能过个丰盛的年景。

    ??至于吏部,则是上上下下孝敬太多,就算京官们都穷得叮当响,吏部官员也不可能缺钱。

    ??若论最穷,那必然是礼部。

    ??但自《育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