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开富贵之农家贵女_第42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22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云夕就算精神再好,接待一大波前来吊唁的宾客,几天下来,也不免有些疲倦。她担心照看不好闺女,直接将珠珠和小布丁交给云瑶和朵朵。云瑶更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,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他们两个。

    ??云穆作为国公爷,他的葬礼自然是十分的盛大,停灵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,所用的棺材也是万年不坏的樯木。

    ??这时候天气已经逐渐炎热起来,按照一般情况来说,尸体很容易腐化。云深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一颗莹白剔透的珠子,放在棺材里面,能够使得尸体不腐。

    ??等到四十九天以后,云穆的尸体正式下葬。他生前便是要同孟芷芸安葬在一处,云深也就顺了他的意,反正他娘真正的坟地可不在云家。

    ??等整个丧礼完成了以后,云夕感觉自己比打了一个月的铁还要疲倦,睡了整整一天后才起来。

    ??云穆已经去世,云夕和云深商量了一下,决定日后两人一半时间住这府里,另一边时间回公主府那边住。

    ??云穆的那些妾室她直接交给杨氏管教,杨氏直接将对牌和账本都交给了她。

    ??云夕又花了三天时间将账本核对了一遍。杨氏管家还算清明,虽然也有伸手,但每个月撑死也就是给自己昧下点脂粉钱。她会做人,云夕同她关系也不错。因此也放了一些权力给她,并且她每个月的月例银子提到了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??杨氏倒不缺这点钱,但这月例也就表明了云夕的态度。要知道先前杨氏作为贵妾,一个月的月例银子是四两,其他的姨娘侍妾撑死也就是二两。

    ??因此云穆去了,云夕管家,底下的下人也丝毫不敢怠慢杨氏,她现在的日子因为不用伺候云穆,还比以前更快活一些。

    ??云夕检查好了云府的财产后,还将其中一千亩的田地和一个庄子和一家店铺分给了杨氏。有了这些产业,杨氏后半辈子不需要看人眼色,可以活得十分滋润。

    ??杨氏的丫鬟玉蝉都忍不住欣喜同她说道:“夫人真真是个厚道人呢,也不枉费姨娘先前与她交好一场。”她家姨娘有个飞吹草动都不忘送信给夫人。

    ??杨氏嘴角翘了翘,说道:“我们就关门过我们悠哉的小日子,其他的人也不必理他们。”

    ??另一边,云夕看着一脸忠心过来打小报告的李氏,嘴角不由抽了抽。

    ??这李氏是云穆的通房,年轻时也得过几天宠,只是很快就被云穆放到一边,安安分分地到现在。等云穆去了以后,她看杨氏日子过得好,显然便打算拿投名状投靠云夕。

    ??------题外话------

    ??啦啦啦,这边……有小小的伏笔,嘿嘿

    ??☆、第十一章 整顿,孩子父亲

    ??李氏年约三十,模样倒也生得俏丽。

    ??云夕一眼扫过去,在她的嘴巴上停留了一瞬又若无其事地移开,得,这位嘴巴倒是像她那婆婆。虽然她没见过婆婆本人,撑死只看过画像,但是架不住宝贝女儿长得像婆婆啊。先前孟良在京城的时候,便说珠珠的眼睛嘴巴和鼻子都像极了她。

    ??李氏垂眉顺眼地同云夕行礼后,才说道:“那方氏、许氏、吴氏、韦氏等人都打上了国公爷的主意。”

    ??这里的国公爷指的自然是云深。

    ??云夕只觉得好笑,“她们哪里来的胆子算计云深?又打算如何算计?”

    ??李氏也是干脆人,没有同云夕讲究所谓的条件,而是一股脑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。或者说她心中十分明白,同云夕讨价还价的话反而容易给她留下不好的观感。

    ??“她们也只是想造成既定事实,然后以此作为把柄,让她们在府里的日子能够好一点。孝期同父亲的妾室拉拉扯扯,这事若是传出去,国公爷的名声也就毁了。”

    ??“至于为什么她们敢放手一搏,无非是因为老爷去世不久,倘若他留下的好几个妾室都出事的话,外人也会觉得夫人你们不够仁慈,连她们都容不下。”

    ??“加上夫人您在京城中的名声极好,连那些青楼女子都能够温柔对待……就算事情暴露了,性命也能够保住,那么她们何不放手一搏,保不齐日后的日子能够同杨氏一样滋润。”

    ??云夕只觉得好笑,原本她名声好还是她的错了。这些人是不是在后宅关傻了,连这种主意都敢打。

    ??只是她也不可能全听李氏一个人的片面之词,她点点头,说道:“我知道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

    ??等李氏退下以后,云夕让立秋调查这件事。不仅是李氏所提到的那几个,云穆所有的妾室全都调查了个遍。云穆府里的通房和姨娘加起来一共有十一个,大多数都不怎么受宠。应该说年轻时受宠的基本都被曹氏给整治得没了命。

    ??这些姨娘原本不受宠,手中真正能使唤的人也没多少。直接寻理由将她们的心腹给逮了过来,刑罚一下,那些意志不坚定的顿时就将计划一五一十地捅了出来。

    ??云夕拿捏着供词,直接命人将这些姨娘给带了过来。以她的身份,要整治这些人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